冀中能源国际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竞争力十强
——打造“和通”文化品牌 提升发展“软实力”
冀中能源国际物流集团2011年注册成立,现已发展成拥有员工1100余人,辖有境内外20余家分子公司的现代综合物流集团。业务范围辐射26个国家和地区。五年来,他们按照“一个平台、两个三角、三个六”的战略布局,不断创新商业运营模式,形成了“贸易、服务、金融、制造”四大集群,创新发展了“第三方物流、物流园区、国际贸易、电子交易、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物流金融”七大商业模式,企业经营规模、赢利能力不断攀升。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545.09亿元,完成计划的172%;实际利润14.02亿元,完成计划的175%。五年来,累计实现销售收入4112亿元、利润33亿元,上缴税费20.2亿元,提前一年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先后荣获了中国5A级物流企业、中国先进物流企业、中国能源物流最佳企业、最佳物流园区、最佳物流基地、中国物流社会责任贡献奖等荣誉称号,综合实力位列中国物流百强前列,河北物流50强企业第一位。公司党委先后荣获河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十大企业文化品牌单位”等称号。
一、“和通”文化的战略定位、布局和文化体系
他们立足国内,放眼国际,用国际化视野和战略性思维谋划未来发展,高端站位,准确定位,确定了“依托冀中,壮大冀中,靠山不吃山”的战略定位,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领导主体责任体系,认真落实《中国企业文化建设测评标准3.0》,制定了《企业文化建设纲要》。秉承燕赵诚义文化之精髓,吸纳冀中聚合文化之精华,汇集物流通信文化之精粹,融合优秀文化基因,打造特色“和通文化”,构建开放兼容文化系统,融入物流企业“和”、“通”两个核心要素,构建了以物质文化为基础、精神文化为灵魂、制度文化为支撑、行为文化为特征的“视觉、理念、行为、品牌、组织、战略”6大识别系统和以人本文化、诚信文化、责任文化、创新文化、廉洁文化和执行文化为子系统支撑的“和通文化”体系。
二、 “和通”文化构建的主要路径、方法和成效
(一)坚持统筹谋划,构建三个体系
1.坚持先进理念“铸魂”,构建价值体系
(1)找准文化定位。在深入调研和广泛论证的基础上,国际物流集团明确了“和通文化”定位。“和”传承了冀中能源“聚和”文化的精髓;“通”演绎了冀中能源国际物流的美好追求;“和为本”传承历史,以和为本,上下同欲,左右同愿,凝神聚力,共谋冀中国际物流发展,共创冀中国际物流伟业;“通为业”就是以“融通无碍”为己任,以“天地人通”为本业,奋进创新,铸就辉煌。
(2)建立共同愿景。他们描绘了“能朔其源于冀中,物畅其流达国际”的企业蓝图,确立了“能者,抢抓机遇;智者,创造机遇”的发展理念、“敢为人先,奋发图强”的企业精神和“诚信、服务、高效、共赢”等工作理念,明确了企业的主导意识和价值体系。
(3)强化理念宣贯。按照“熟记、认知、领悟、内化、实践”的要求,大力度的宣贯工作,强化企业员工认知、认同。通过编制企业文化手册,积极搭建宣贯平台,召开座谈会、讨论会,营造浓厚氛围,提高员工对企业价值体系的认同感。
2.坚持科学管理“强体”,构建制度体系
(1)建立培训制度,确保宣贯结果。他们高度重视培养企业文化宣贯骨干队伍,并作为岗前培训中一项重要内容,引导员工提升素质,挖掘潜能、塑造品格,让职工敬业更乐业,牢固确立把职业当事业,把企业当家业的工作理念。
(2)严格考核制度,加强效果评估。根据不同的考评内容,别采取调查问卷、网上测评、现场考核等形式,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考核评价,实行动态化管理,定期进行考核评估,注重结果运用,促进企业文化建设质量持续提升。
(3)创新制度文化,发挥管理功能。他们坚持以创新制度文化为载体,在管理体系中赋予文化内涵,并在文化建设中赋予制度的规范性,建立起文化与制度水乳交融的文化管理体系,有效地规范、引导员工的行为。
3.坚持品牌建设“塑形”,构建形象体系
(1)规范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完成了冀中国际物流视觉识别VI手册,统一了基本要素,设定了办公系统、辅助办公系统等16个系统应用要素,召开“企业标志推介会”,向社会和公众介绍企业标志及其内涵,统一视觉形象。
(2)深化“塑形”工程。坚持把建设先进文化同经营实践相结合,注重发挥领导作用,把优秀文化转化为企业行为,真正做到了在工作中学习领会,在实践中贯彻落实,使企业文化管理思想和行为成为广大员工的自觉行动。
(3)加强品牌经营。按照“一主多优”建设方针,因企制宜培育特色文化品牌,在实践内涵上予以丰富拓展。不断加强企业形象传播,发挥无形资源作用,不断加大对“冀中国际”的品牌宣树,形成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相互融合、互动相长的发展格局。
(二)坚持分步实施,确保落地做实
1.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目标
(1)加强组织领导。坚持把党政领导对企业文化建设共同负责,摆上位、抓上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并纳入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者的业绩考核内容,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
(2)明确责任分工。成立冀中能源企业文化建设委员会,全面负责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和决策,牵头制定《企业文化建设纲要》,并由集团公司主要领导担任主任委员,下设办公室,负责企业文化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工作。
(3)建立网络平台。建立专职队伍,各子公司也安排专职人员负责此项工作,形成企业文化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各职能部门分工落实、员工广泛参与的工作体系。积极搭建文化平台,建立了集团公司OA办公系统、内外网站、qq群,搭建了企业文化宣贯平台。
2.强化整体联动,推进工作落实
(1)坚持一主多优,协调联动。逐步建立 “一主多优战略导向型文化体系”。“一主”强调统一性, “多优”体现差异性,给基层以充分的创新空间,力求家家有亮点,有建树。突出各单位特色,积极推进文化创新,逐步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管理体系。
(2)突出建设重点,全力推动。坚持把企业文化建设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融为一体,突出文化重点,健全了企业供需价格体系,规范了内部市场运行机制,巩固了定置、编码、6S标准,实行了物资编码网络管理,提高了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
(3)注重拓展延伸,全员互动。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的拓展和延伸,构建 “六六”国际物流集团企业文化框架,诚信文化体系建设、廉洁文化体系建设、风控文化体系建设和党建文化体系建设实现了良性互动,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3.强化团队作风,注重行为养成
(1)强化领导作风。狠抓各级管理人员的行为养成,增强了各级管理人员的落实观念、细节观念和执行意识、责任意识。
(2)开展全员军训。坚持把军事化管理的思想贯穿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实行军事化管理,从日常的一言一行,到行走、敬礼等规范行为。
(3)规范行为养成。坚持把员工日常文明礼仪和行为规范纳入考核体系,对社交礼仪、服务接待、党员佩戴党徽上岗等,要求做到人人、事事、时时、处处有标准,规范全体员工的行为养成。
(三)坚持融合创新,打造特色文化
1.融入改革发展,打造创新品牌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力构建综合服务物流体系,创新出台了《物流业务规范操作指导意见》,构建了七种商业模式。注重整合业务流程,优化服务功能,构筑了四大业务集群,促进了企业“绿色发展”和经营业绩一路攀升。
2.融入中心工作,打造服务品牌
坚持把风险防控作为重中之重,加快推进依法治企进程。牢固树立“决策先问法、违法不经营”的法制理念和“风险第一,效益第一,不能错过,更不能做错”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了以战略风险管理、财务风险管理、法律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管理、个人廉洁风险防控、风险监督评价为主线的全过程、动态化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3.融入组织建设,打造党建品牌
坚持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核心,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发挥了企业文化“导向、约束、凝聚、激励、辐射”功能,先后有80余项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党建创新成果在省、市获奖。
4.融入服务社会,打造和通品牌
坚持对标国际,对企业进行全面“诊疗”、“体检”,查找管理漏洞,补齐管理“短板”,把岗位的任职条件与国际通用标准并轨,进行职位分析与描述,绘制了组织构架图、功能流程图和岗位地图,建立了员工岗位“胜任素质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