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 最强音 | 因为中建二局,这个非洲国家首次用光发电啦!

时间:2018-08-27

121 1

 

 

又是新的一周

今天要跟大家说说中建电力能量满满的“追光者”

TA们不仅点亮了尼泊尔首都总理府

又奔赴非洲厄立特里亚

不到5个月

建成该国首座地面光伏电站

——中国援厄立特里亚太阳能发电项目

一次性并网成功

点亮了非洲的“云中之城”

14

 

 

点亮“云中之城”,央视打call

 

15

 

近日,由中国建筑承建,中建电力中环工程公司实施的中国援厄立特里亚太阳能发电项目一次性并网成功,厄立特里亚首都阿斯马拉市和周边地区用电短缺问题就此解决!

 

16

 

援厄立特里亚太阳能发电项目位于“云中之城”阿斯马拉,是中国首个援厄光伏项目,也是厄立特里亚首座地面光伏电站。

项目采用EPC(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总装机容量为2.1114兆瓦,建成后25年内年均发电量为325万千瓦时。

 

如此好消息,央视也来打CALL啦!CCTV-4《华人世界》栏目两集连播,对援厄光伏项目的建设者们进行了采访报道。

 

中国“智”造的非洲“历险记”

 

中建“追光者”们把中国“智”造,千里迢迢带到了非洲,为厄立特里亚建造首座地面光伏电站。今天悦悦就和大家一起,回顾他们的非洲“历险记”!

 

Round 1 东西南北,场地终定南侧!

 

17

 

说到项目遇到的第一场“磨难”,必然是场地的选址了。可行性研究报告给出的用地范围是在阿斯马拉东变电站南侧,最终场地也是在该电站南侧。

 

18

 

但过程却是一波三折,“因为厄方规划原因,项目的场地以阿斯马拉东变电站为中心,东西南北更改了个遍,最终才确定在南侧。”项目经理王晓强一脸无奈,勘测考察组的工作时间也由计划的10天变成了30天。

 

19

 

在确定最终用地红线时,考察组将位于南侧的最佳用地报给厄方,但厄方却坚持选择占地面积大,但地势崎岖的西侧。为不耽误项目的进度,考察组编制了两套方案,进行测绘和初勘,比较分析各自利弊,最终使厄方肯定了考察组建议的方案。

 

Round 2 缺水七日,工地跳蚤泛滥!

 

20

 

厄立特里亚水资源严重短缺,所有用水须经相关部门批准后,到自来水公司购买。但即使费尽周折办下了批条,也因其运水车辆少导致项目缺水。如何解决缺水对项目施工造成的影响,成了第二道难关。

 

21

 

开工初期,现场用水紧张,为保证进度,施工技术组将除了吃饭外的生活用水全部用于混凝土搅拌,但补给水车却未按期到来。“7天没有洗澡,项目跳蚤都开始泛滥了。”施工队长杨队回忆道。

 

22

 

为此,项目部多管齐下,一方面合理安排工序,将用水量比较大的土建施工分成两个阶段施工;另一方面通过大使馆经商处等多方沟通联系,保证运水车能够按期运抵现场。

 

Round 3 智闯三关,一次并网成功!

 

23

 

厄方的电网年代较久远,很多技术参数不明确,易造成功率、频率等技术参数不匹配,导致并网不稳定。如何保证新老设备良好配合,实现并网稳定运行,成了项目最后的挑战。

 

24

 

项目部从国内邀请经验丰富的专家到现场“会诊”,谁知试验单位人员到了,设备仪器却被机场扣留。项目部一边找厄立特里亚电力公司与机场沟通,一边向大使馆、经商处汇报,请他们出面协调,最终保证设备及时到场。

 

25

 

在检查和试运各设备仪器时,问题也接连而至。“并网前的准备工作可谓是一波三折,”项目经理王晓强讲道。逆变器出厂设置与厄方标准不符导致频繁脱网,由于整定值设置问题变电站5#接入柜突然跳闸,最终经仔细排查原因后,解决了问题,保证最后并网发电一次成功。

 

 

26

如今,中建二局的“追光者”

依然奋斗在遥远的海外

直面更多挑战

期待他们更多的“追光”足迹

更多电力十足的建设历程

筑梦非洲

为世界贡献中国“智”造

 

来源:中建电力